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研讨会举行

哲学中国 哲学中国 2022-09-09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研讨会举行


学科体系建设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一。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2月3日,“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代表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研究员主持会议并作研讨发言


会议主题报告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李景源研究员作主题报告。李景源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经历了由“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转变。中国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本地化和民族化的重要经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扎根于中国土壤、与中国实际相一致的新形态的思想体系,它从根本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国际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唯物史观的引进是中华民族长期探索的结果,长期系统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以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现实问题研究,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合的产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并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自觉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李景源研究员作主题报告


会议研讨阶段,王立胜以西方社会的中国研究的议题变化为切入点,揭示了中国成功背后的道路逻辑,探讨了如何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如何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谈到,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来“讲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心魂交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认为,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野不能太窄,研究路径要多维,要形成具有哲学的整体性高度的成果。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从哲学研究中阐释与创造的辩证发展关系出发,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仅要提供阐释性研究成果,更要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认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传统,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要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理论问题,使其成为哲学中的问题,并加强对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谈到,哲学工作者要具有构建中国理论的使命自觉,在经典文本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聚焦时代性问题,确立中国理论范式,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发言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丰子义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探讨了对哲学所面向现实的哲学研究传统的理解,阐释了马克思的超越了西方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以生产正义为核心从而推进了对正义的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经由汉语转化,以及经过在汉语世界的理论创新,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应该接续着唯物史观来继续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魏小萍研究员提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为重要的社会主义平台,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中国,同时也要关注世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推向深处,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和论战性特征,恰当处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魏小萍研究员发言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哲学研究》编辑部承办。在为期1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传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如何看待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如何发展立足于中国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理论生长点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重要理论资源和理论成果。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合影


供稿:杨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董键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推荐 · 看点

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王立胜: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的六大关系

王立胜 周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论纲

单继刚:什么是“马克思哲学”

单继刚:马克思哲学及其中国解读:四个问题

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百年回顾与展望

王    青:当代日本“共生”哲学理念解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


哲学中国

扫码关注|服务科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快捷入口

中国社科院


哲学研究所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投稿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